土壤墒情监测助力旱作节水农业灌溉
节水农业在落地的过程中,陕西省对节水农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
重灌溉轻效果
将节水农业简单理解为节水灌溉,忽视了节水技术和水肥互作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节省人工的重大作用。
重工程轻农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少输送水工程中的渗漏等损失,缺乏将节水与田间作物水分管理联系起来的意识,偏离了提高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根本目标。
重技术措施轻墒情监测。认为节水农业主要是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忽视了土壤墒情监测是农田作物科学合理用水管理的前提和依据,以至于部分地区还存在墒情监测盲区。

智墒在墒情监测点现场
重灌溉轻效果
将节水农业简单理解为节水灌溉,忽视了节水技术和水肥互作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节省人工的重大作用。
重工程轻农艺。认为节水农业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减少输送水工程中的渗漏等损失,缺乏将节水与田间作物水分管理联系起来的意识,偏离了提高农业水资源生产效率的根本目标。
重技术措施轻墒情监测。认为节水农业主要是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忽视了土壤墒情监测是农田作物科学合理用水管理的前提和依据,以至于部分地区还存在墒情监测盲区。
真正的节水农业一定要重视田间作物水分数据,墒情监测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是了解农田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农作物需水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指导农业科学灌溉和推广农田节水技术的科学依据,更是做好农业抗旱防灾减灾的基础和保障。

智墒在墒情监测点现场
在墒情设备的选择上,响应农业部最新要求,新建墒情监测点全部采用墒情自动监测设备。通过试验数据对比的方式,选择智墒在内的墒情自动监测设备,满足移动、固定不同监测方式下的不同深度墒情监测需求,监测数据可自动、同步上传到“全国土壤墒情监测系统”数据平台。
基于墒情监测数据,全省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不同的节水模式,特别是粮食功能生产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区域,依据土壤墒情监测结果,科学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作物布局,重点推广基于喷灌、滴灌、渗灌、测墒灌溉等水肥一体化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墒情监测现场
粮食作物主推固定喷灌式水肥一体化技术,以有机无机复混肥替代部分化肥作基肥,基于土壤墒情数据,准确把握作物需水需肥关键期;在作物需水需肥关键期进行叶面追肥,最大程度发挥水肥互作效应,真正实现节水、节肥、节工和提质增效。
动态监测土壤墒情,不仅为节水农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也是提升种植业信息化水平,未来实现数字农业的重要一环。
上一篇:陕西耘町建设“三区四情”耕地质量监测点助现代农业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